3月26日晚,由宣传部、学工部、校团委、图书馆联合主办,法律协会承办的第42期“共读一本书”之《李鸿章传》阅读交流会在临潼校区图书馆504室举办,近50名学生参加了此次交流。
法律协会王建峰同学做了简短的导读后,同学们就从军事、外交以及洋务运动等几方面探讨李鸿章的功过是非,交流阅读感悟,分享自己的见解。有同学说:在阅读本书之前,她的“刻板印象”就是李鸿章是个卖国贼。通过阅读,她了解到一个比较真实的李鸿章,能从历史事件透视中国近代历史;还有同学从李鸿章38岁才步入仕途,官场谨慎,感叹其人生之不易;也有同学从“权臣”的角度分享了李鸿章与历史上其他“权臣”的区别。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交流氛围非常热烈。最后,交流热点集中到了李鸿章签订的丧权辱国条约上。有同学从中国满清封建君主专制角度,阐释李鸿章所处的年代是满清专制政体与满汉权力重构的时代,李鸿章不敢也不可能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抱负,只能服从清政府,成为签订丧权辱国条约的替罪羊;也有同学认为,李鸿章既然是清政府的外交大臣,签订了这些条约就必须负起这些罪名。大家对比最近在美国阿拉斯加州安克雷奇的中美高层战略对话,针对美国外交官的各种无理指责,杨洁篪的慷慨陈词和王毅的硬核回怼,让世界听到强大了的中国声音。同为辛丑年,120年前,李鸿章和庆亲王签订《辛丑条约》的情景,与今天中国外交官挺直腰板告诉对方“你们没有资格,在中国的面前说,你们从实力的地位出发同中国谈话”形成鲜明对比。外交官的硬气,依托的是祖国的实力。
图书馆谷秀洁馆长全程参加了交流会。她一边倾听同学们的发言,解答同学们的问题,一边引导着大家的讨论方向。她说,评价历史人物,要放在当时的环境中,不能脱离历史背景去评价。她赞赏同学们的读书热情,勉励大家多读书,读好书。同为辛丑年,中国的变化翻天覆地,更自信的中国要靠青年一代!4月16日,第43期《陈忠实传》共读交流活动将继续在临潼校区图书馆504室举办,希望大家积极参加。(撰稿:李晶 审核:谷秀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