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党委组织党员干部赴宝鸡开展“溯青铜文明之源,铸红色精神之魂”主题党日活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激发党员干部立足岗位建功立业的热情。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是中国最大且唯一的青铜器博物馆,集中收藏、研究和展示周秦时期青铜文化。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拥有何尊、逨盘、秦公镈等藏品。走进博物馆,讲解员通过何尊铭文中最早的“中国”二字,为党员们打开了理解中华文明基因的密码。党员们依次参观了“青铜器之乡”“周礼之邦”“秦肇之路”“智慧之光”四个展厅,深刻体悟中国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坚定文化自信在这一刻更加具象。党员们来到长乐塬抗战工业遗址公园,这里曾是宝鸡申新第四纺织厂所在地。抗战期间,窑洞工厂的正式运转,支撑了中国西北战区的棉纱供应,被林语堂称为“中国抗战中最伟大的奇迹”。学院师生党员有序参观了申福新办公大楼、窑洞车间、乐农别墅、薄壳车间以及内迁工业史展厅,通过近距离端详历史实物、图片、文献资料,详细了解纱厂内迁的时代背景,感受中国工人阶级在抗战时期的爱国精神和奉献精神。活动结束后,环境工程系教工党支部书记于翔表示:“博物馆内这些承载着‘何以中国’答案的国之重器,让我更加读懂了文化自信的深刻内涵。”绿风环保协会党支部党员叶周曹说:“参观长乐塬抗战工业遗址公园,深刻感受到了前辈们为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所付出的巨大牺牲和努力。我将把这种精神传承到我的学习和生活中,不负先辈期望,争做有为青年。”
此次主题党日活动,党员干部接受了深刻的红色精神洗礼与文化自信教育。学院将此次文化寻根成果转化为课程思政的生动素材,让青铜纹饰里的工匠精神、抗战工业中的家国情怀,成为学科育人的文化底色。学院广大师生党员将把学习调研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和务实的工作作风,为推动校院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撰稿:贾天昱 审稿:胡西民 林定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