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理学院召开2026届就业工作毕业生党员代表座谈会,进一步精准对接毕业生就业需求,充分发挥毕业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凝聚就业工作合力。学院党委副书记刘玉森、文毅,毕业班辅导员以及本、硕毕业生党员代表共20余人参加了会议。
座谈会上,毕业生党员代表们结合自身专业特点、求职经历与职业规划,踊跃发言。大家分享了在求职准备、岗位选择、应聘面试等环节存在的困惑与思考,对学院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的进一步优化提出了合理建议和意见。
文毅详细介绍了学院2026届毕业生就业工作精准帮扶举措,一是聚焦就业资源拓展,持续深化校企合作,拓展对口就业资源,定向推送岗位信息;二是聚焦不同个体需求,提供个性化职业咨询与简历优化指导,着力提升求职竞争力;三是聚焦重点群体保障,建立困难群体台账,实施“一对一”帮扶。他鼓励毕业生党员理性规划职业方向,秉持多元择业理念,在不同赛道实现人生价值。他强调各位党员同学要主动扛起“信息员”与“联络员”的责任,与学院同频共振,共同筑牢就业服务保障网。
刘玉森在总结讲话中强调,毕业生党员作为学生中的先进力量,应在就业工作中主动扛起党员的责任担当,切实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他对在座党员同学提出三点希望,一是提高政治站位,明晰发展形势,精准把握国家战略导向与就业市场动态,将个人职业理想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在时代浪潮中找准定位;二是坚持主动作为,发挥表率作用,既要率先行动、积极求职,更要主动关心帮扶身边同学,凝聚互助共进的就业合力;三是坚定理想信念,勇于迎难而上,既要理性看待当前就业市场的压力与挑战,更要敏锐捕捉国家发展带来的广阔机遇,以积极、乐观心态直面考验,持续锤炼核心竞争力,在求职路上勇毅前行。
此次座谈会的召开,搭建了学院与毕业生党员的就业沟通“直通车”,摸清了毕业生的就业诉求与现实困惑,为后续就业工作锚定了发力方向、凝聚了行动共识。后续,理学院将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优化服务模式,持续深化校企合作、拓宽就业渠道,细化个性化指导、强化资源保障,全力为学院2026届毕业生求职保驾护航。
(撰稿:高丽君 审稿:刘玉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