骄傲!自豪!感动!我校师生热议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

信息来源:党委宣传部 发布单位:党委宣传部 发布时间:2025-09-05 浏览量:

八十载峥嵘岁月,八十载铁血荣光。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并检阅部队。根据学校党委统一部署,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机关全体干部职工分别在临潼校区图书馆一楼报告厅、金花校区西纺报告厅集中收看纪念大会。同时,学校各单位组织师生员工、离退休老同志等在教学楼、会议室、办公室、实验室、宿舍等地以多种形式收听收看,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凝聚砥砺奋进的磅礴力量。

校党委书记马万清表示:当空中护旗梯队的直升机悬挂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标语飞过天安门上空,当人民子弟兵正气凛然、自信坚定、整齐划一地向我们走来,伟大抗战精神在这一刻穿越时空、激动人心。在那史诗般的抗战篇章中,千千万万英勇的中华儿女共赴国难、奋力抗争,用鲜血和生命换来抗战的伟大胜利。青纱帐密,铸就雄关;英雄如岳,永立人间;硝烟虽散,历史永存。历史从未远去,记忆从未褪色。抗战精神是刻在民族脊梁里的烙印,永远激励着中华儿女为国家生存而战、为民族复兴而战、为人民幸福而战、为人类正义而战。我们有幸生在和平年代,但仍感大任在肩、仍需忧勤惕励。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面临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和各种不确定难预料的风险挑战,民族复兴之路波澜壮阔、教育强国建设任重道远。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我们深感使命神圣、责任重大。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勇担立德树人使命,不断增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历史主动和战略自觉,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以压倒一切困难的决心和勇气,不断推动党和人民事业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李伟说: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令我心潮澎湃,看到国家的日益强大,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中国实现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根本在于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这是一条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与生命铺就的道路。如今我们生活在幸福的和平年代,更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要把学生的思想教育落到实处,教会学生厚植家国情怀,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将抗战精神融入纺织科研与教学实践,贯穿育人全过程,引导师生在纺织领域勇攀高峰,为纺织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机电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阚佩此次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令人倍感震撼与自豪,充分展现了国家强大的国防实力和人民军队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彰显了国家主权与民族尊严,激发了全民爱国热情与民族凝聚力。作为教育工作者,要以此为契机,将爱国主义教育深度融入育人全过程,引导师生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立足本职岗位、锤炼专业技能,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电子信息学院党委书记杨友谊我怀着无比崇敬和激动的心情收看了大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阐释了伟大抗战精神的历史意义与时代价值。阅兵式上,排列整齐的威武作战方阵、系统完备的先进武器装备,彰显了我国强大的综合国力和国防实力,让我深感自豪。作为学院党委书记,我要将伟大抗战精神融入学院教育教学工作中,引导师生赓续红色血脉、传承抗战精神,将其转化为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培养更多栋梁之材。

理学院院长马盈仓表示80年前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从危亡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是中国共产党发挥中流砥柱作用、带领全国人民浴血奋战的辉煌篇章。它深刻揭示了“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历史真理。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我们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使命,必须将抗战历史作为最鲜活、最厚重的教材,将其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民族团结精神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真正引导师生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日常,凝聚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智慧与力量的广泛共识和行动自觉。

计算机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闫小兵表示这场胜利日阅兵是一堂深刻的爱国主义和党史教育课。先烈以血肉铸就和平,我们必须以精神传承守护未来。学院党委将持续引领全院师生坚定理想信念,将伟大抗战精神转化为立德树人、科研报国的强大动力,加快培养一流高素质计算机人才进度,强化关键技术领域学习,以科技创新筑牢国家安全屏障,为实现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陕西高校思政课教师“大练兵”省级展示活动特等奖获得者、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郭丹丹观看阅兵式后,内心无比自豪与振奋,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铿锵的步伐、雄壮的军乐、英姿飒爽的阵列、先进精良的装备,彰显着大国威严与强军风采,这不仅是国力的展示,更是理想信念的凝聚。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肩负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重要使命,我们将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把这份震撼与感动融入思政课堂中,用生动的案例、鲜活的故事,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与使命担当,以实际行动为教育强国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积极贡献。

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产品设计系党支部书记王教庆表示:祖国的繁荣昌盛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离不开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也离不开科技创新的强大支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爱国主义、家国情怀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革命精神,是这一文化精髓的生动体现,为新时代中国的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今天的和平来之不易,我们要时刻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捍卫和珍爱来之不易的和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做好教书育人和科学研究工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国家教育事业兴旺、民族复兴伟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共同开创美好的未来。

体育部教师赵明今天的阅兵仪式让我心潮澎湃,那些整齐的方阵、先进的装备,展示了国家强大的国防力量,这是对历史的最好告慰,也是对未来的坚定承诺。当看到抗战老兵们出现在阅兵现场,我深受感动,他们是民族的英雄。我们要学习他们的抗战精神,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我们要更加努力地工作,在日常教学与训练中,注重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激励他们在体育的赛场上展现出属于当代青年的风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辅导员王菲表示:烽火岁月里,革命先辈用鲜血铸就的伟大抗战精神,在今天熠熠生辉。庄严隆重的阅兵式既展现了我国强大的国防力量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卓越成就,也彰显对历史的尊重、对先烈的缅怀。我们以“胜利日”之名告慰先烈,将更加坚定致力于守护来之不易的和平。作为高校辅导员,我深知此次阅兵是一堂生动的“大思政课”,我将牢记育人使命,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引导学生把“强国志、报国行”落到实处,与青年学生一同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不懈奋斗。

马克思主义学院2025级研究生、退伍士兵冯鹏强作为一名退伍士兵,当“八一”军旗引领的空中突击梯队掠过头顶,歼-35A与无侦-10组成“忠勇”队形呼啸而过,我热血沸腾、倍感自豪!退伍士兵的身份,赋予了我独特的底气与力量;军旅生涯锻造的纪律性、责任感和抗压能力,成为我攻克学术难题的利器;实战中锤炼的团队协作与应急能力,让我在科研攻关中更擅于统筹资源、突破瓶颈。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令人鼓舞,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会传承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以实际行动为祖国繁荣富强贡献力量。

校学生会执行主席、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法学2022级孙怡阅兵场上,受阅官兵目光如炬、意志如钢,整齐划一的动作展现出无与伦比的纪律性与战斗力。一个国家强大的国防实力,是国家富强最直观、最硬核的体现。作为一名学生干部,看着那些笔挺的军装,我不禁联想到我校纺织服装博物馆中展出的由学校姚穆院士领衔研发的“军港纶”系列产品,看似普通的纤维与面料,实则编织着国家的安全网,织就着民族的复兴梦。我们青年学子更应肩负起纺织科技创新的时代使命,在未来谱写更加绚烂的纺织强国篇章。

理学院2022级金融工程专业本科生熊佳彧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收看了直播,内心澎湃,感慨万千。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和光荣的共产党员,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我们必须铭记历史,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以青春之我,担时代之责。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将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高综合素质,将伟大抗战精神根植于心,付诸于行动,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以行动践行责任,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的奋斗中焕发光彩。

城市规划与市政工程学院给排水科学与工程2025级本科生童宇萱表示:和平来之不易,只有国家强大,才能真正守护来之不易的安宁与发展环境。作为年轻一代,我在观看中也不断思考自己的责任。阅兵不仅让我感受到自豪,也让我意识到,建设和守护祖国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今后,我要在学习和生活中更加自律和坚定,把个人的成长与国家的发展紧密结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

(组稿:张琪 刘妍萍 审稿:王鸣媛)